在为疫情奋战之余,ICT巨头们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行业的神经。
这不,前两天关于全球开发者服务联盟GDSA的消息就引发了不少口水战。
先是路透社爆出,中国四大智能手机厂商华为、小米、OPPO 和 vivo 正联手推出一个对标 Google Play 商店的生态平台GDSA。
随后外媒SlashGear曝光的几张GDSA网站原型图显示,该平台将覆盖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在内的9个地区,这被看做是谷歌的巨大危机。
但很快反转又来了。路透社的消息表示华为没有加入GDSA,而从GDSA官网来看确实也只有小米和OV参与生产商的消息,而华为这一重量级玩家如果缺席,想要撬动Google Play应用商店在安卓开发生态中的地位,显然就有点难度了。
目前华为、小米、OV等均对此消息不予置评。
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厂商从硬件走向软件与服务似乎是必然的(更何况苹果已经率先这么干了)。再加上中美科技产业的不确定性,在移动开发生态层面增强掌控力,无疑是一件好事。
但想要实现这一点,恐怕凭借一个尚未落实的联盟,还远远不够。
GDSA成立,
但距离中国版Google Play还很远
GDSA成立的消息,吸引了不少大V关注,在这个“人均战狼”时代,尤其是在敏感的科技领域,这被看做对由硅谷主导的应用生态体系的“反水”。
等等(尔康脸.jpg)!华米OV可都发出了否认三连:不清楚,不了解,不予置评。围观群众可以退散了。
为什么说GDSA距离威胁Google Play还很早?
首先,即使中国厂商想“造反”,时机还不成熟。
孵化一个蓬勃的开发生态,既需要高昂的投入和激励措施,比如华为已经在HMS服务上投入了10多亿美元;还需要强大的基础技术支撑,方舟编译器正在尝试替代Google虚拟机。与之相比,其他手机厂商对开发者的扶持还停留在分发阶段,并且对谷歌GMS服务依赖度很高。这时候挑逗Google Play,是生怕对方注意不到自己急着被“封杀”吗?
所以纵然大V们欢喜雀跃叫得很高调,但国产厂商们要么不参与不表态,要么就表示GDSA只是为了给开发者提供更好的APK上传体验,大哥别多心。
另外,从实际应用上讲,GDSA的核心价值也就是服务。
要知道,GDSA早在2019年8月就成立了,当时的初衷也是为了让非本地的软件开发者能够在上传应用时更简单,因为通过GDSA可以同时分发给小米、vivo和oppo三大手机厂商的应用商店,就是保证上传一致性的便捷服务而已。开发者可以选择接受平台提供的广告变现SDK,并获得推广。也是在同时期,另一个便于品牌之间用户体验的“互传联盟”,也在推出。
换句话说,这些手机品牌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合作早已有之。
更关键的是,GDSA目前计划覆盖的领域,比如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马来西亚等,都是智能手机普及率低、品牌溢价和客单价不高的“次大陆”,而非欧美这样的Google Play核心区,要靠这些来“造反”,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市场规模上恐怕都还言之过早。
既然如此,为何此时被外媒拿出来“搞事”,甚至还在未经确认的前提上在报道中带上吸引眼球的“华为”?诛心一点来说,未尝不是制造“恐中情绪”的一种表现。国内一些大V的推波助澜,何尝不是唯恐天下不乱。
GDSA的生态潜力,
可能表现在哪些地方?
当然,之所以“GDSA威胁Google Play”的言论很有市场,也说明了大众对于中国手机厂商的实力有一定的认可度,并对形成自有开发生态充满期待。
这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首先我们知道,GMS服务是移动系统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之一。Google Play和App Store都会向开发者收取30%左右的“提成”,2019年谷歌在这一市场的收入高达88亿美元。反观国内开发平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内地可以采用自家应用市场,海外版则必须预装Google Play“为人作嫁”。通过GDSA帮助海外开发者增加收入的同时,将庞大的开发者沉淀在自己的开发平台上。
另外,我们知道全球手机市场都面临增长乏力的局面,加上受经济、疫情环境的影响,5G换机潮可能会比预期来得更晚一些,在这种硬件触顶的局面下,开辟新的盈利模式,通过扩大软件和服务的份额,有苹果珠玉在前,厂商们结盟优化服务,来提振广告、游戏、预装应用等其他收入,也是必然的选择。